市政协经济委:
您提出的《关于全市竹产业发展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竹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出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转变思维观念,深化发展竹产业的思想认识问题
竹产业是铜仁市特色林业发展的三个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全市十一个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将竹产业发展作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提出围绕环梵净山竹产业圈、乌江流域竹产业带、锦江流域竹产业带、高速公路沿线竹产业带的“一圈三带多园”竹产业发展思路,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竹产业基地49.43万亩。近年来,为深化竹产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我市碧江区、松桃县分别引进了外省竹产业加工龙头企业,拓宽了产业链条;针对六龙山风景名胜区竹林质量提升工作,特向省林业局争取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项目;为传承玉屏萧笛传统手工艺,规模化建设了紫竹基地,为萧笛制作提供原材料保障,另外,为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县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开设了萧笛课堂。
二、关于壮大基地规模,提高竹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问题
充分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快低产低效竹林复壮改造,不断扩大基地规模。2021年省林业局下达我市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森林抚育补助、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补助项目的通知,下达竹产业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3万亩、资金1050万元,其中碧江区1万亩、松桃县1万亩、江口县1万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多产业融合发展,将竹产业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积极推进玉屏箫笛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将玉屏箫笛作为全市文旅资源推介活动中进行宣传展示重要产品,并于2012年2月成立了玉屏箫笛博物馆(加挂玉屏县箫笛传习基地),该博物馆已作为玉屏县非遗文化游览参观区,助力提升外界对玉屏箫笛非遗文化的关注度,提升非遗品牌的影响力。
三、关于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实现融合发展问题
近年来,我市引进了多家外省竹木产业龙头经营主体,如:福建凤林竹木有限公司、松桃建州竹木有限公司、丁正竹荪开发有限公司等优秀加工企业,他们依托碧江区、松桃县、江口县丰富的竹资源,从竹荪、竹笋的培育和产品研发、竹材的充分利用(竹筷、竹签、竹菜板、竹篮、竹地板、竹家具、竹木工艺品)、竹材衍生产品(竹炭包、竹纤维复合材料),再到竹资源景观利用(九龙洞风景名胜区)等开发出竹产业相关产品共有650余种,为打通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产业样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突出贡献。另外,2021年5月,我局派两名业务专家赴武汉开展近一个月无人机驾驶技术培训学习,下一步拟通过提升竹产业机械化、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长效解决人力成本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四、破解机制束缚,加强精细管理增强发展活力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进一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安全、精准脱贫、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6〕83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函〔2018〕69号)精神,2021年,市政府办专门印发《铜仁市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按照国家政策,要放活商品林的经营权,但由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一些区域需限制或禁止商品性采伐,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将生态区位重要的商品林调整为生态公益林纳入生态效益补偿,或采取商品林赎买、流转林农林地和收储林木等方式,保障经营者利益不受损失。”方案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创新了林地经营管理体制,为用好用活三权分置政策,解决好权属问题、经营管护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五、强化要素保障,营造良好的竹产业发展环境
为营造良好的竹产业发展环境,有效提升竹产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省财政厅、省林业局联合印发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法从基地建设、加工设备、纳税、品牌创建、宣传推介、融资创新、产业综合体建设、贷款贴息、科技研发、产业保险十个方面给予竹产业等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予以奖补。另外,2021年《贵州省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也从竹林低产林改造、企业贷款贴息、林下经济发展给予有力支持。各项资金扶持文件的出台,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铜仁市林业局
2021年9月16日
主办单位:贵州省铜仁市林业局 技术支持: 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6000041 网站年报网站地图 | |||
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请联系: 联系电话:0856-5223289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行政中心4号楼 | |||
黔ICP备15013914号-2 公安机关备52060202000175号 | |||
![]() |